【编者按】2015年头一个月,天天果园销售额突破1亿元,这相当于其2013年上半年的销售额。在这个加速度曲线上扬的拐点上,整个水果行业同样也在悄悄酝酿新一轮的变革,进口车厘子和新西兰佳沛奇异果,卖得最多的不再是家乐福或者沃尔玛,而是天天果园这样的线上水果卖家,在生鲜的某些细分领域,新的大玩家正在崭露头角。 当蓝海被众人发现时,便是纷至沓来的掘金者。到2014年,生鲜电商不乏联想、顺丰这样的土豪,也不缺有钱有资源的各路创业者。当风光与厮杀同时到来时,水果电商将会上演怎样的大戏?什么因素会决定谁是最后的赢家?在水果电商路上耕耘了六年的天天果园创始人王伟判断,过完2015年垂直类生鲜电商将会从百家锐减到四五家,并且分享了天天果园从0到1过程中所做的关键决定及长远影响。 对话双方 天天果园CEO王伟 亿邦动力网 王伟:农村走出来的高级理工科工程师出身,他对水果的热爱源自小时候,上学时假期会随父母一起贩卖水果,在没高速公路的时代坐在解放卡车的车厢里,夜里从老家到上海吹8小时冷风也乐呵呵。他说自己对水果充满感恩,把水果当作爱好来经营事业,而不是一名追风口的机会主义者。这份简单的创业初心,帮助他顺利地走完六年创业艰难路。 创业早期的几个关键决定 亿邦动力网:最近生鲜电商太热了,大大小小的新进入者随处可见。你进入这个行业比较早,对于想在水果电商中赚一票的新人,你想说些什么? 天天果园王伟:没有做好五年到十年的一个奋斗准备,不要进来。除非他的创业模式非常创新,不然没有什么机会。 亿邦动力网:如果只说创业早期,新进入者的路上会有哪些“坑”?天天果园在创业早期最痛苦的事情是什么? 天天果园王伟:天天果园在网上卖水果的时候,没有任何一个可参照的对象,创业过程中对一些不确定因素的摸索确实让人痛苦。生鲜电商和其他电商有一个很大的差异,生鲜电商产品并不是固定的,而是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而且农产品质量也有不确定性,像我们70%的产品都是进口水果,这要求我们对市场的判断极其精准,同时对供应链的控制能力也极强。 我们在这方面研究和积累了五六年,但农产品的供应链不好做,预测非标准化产品的市场也不容易,有时会难免会出现偏差。比如我们2014年上半年产生了大量库存且净亏损上百万,原因就是原以为一款新产品会畅销但是最后消费者并不接受。 一个新进入者在控制供应链方面必然要交学费,并且还要时刻面临诱惑。由于决定农产品生长的气候并不完全受人控制,农产品的供应链有时候会出现一些不可控的因素。就像过去我们的智利车厘子卖得很好,但上个星期我们决定不卖了,原因就是最新的车厘子口感达不到我们的要求,一下子就少了几千万的销售额。此种情况下,卖与不卖,对于创业者来说很难决定。 亿邦动力网:2013年天天果园卖了2.4亿,2014年与竞争对手拉开了绝对差距吗?现在水果电商的座次排名对最终的市场地位有多大意义? 天天果园王伟:我们的年销售额虽然比同行高很多,但并没有拉开绝对差距,这是我2014年最遗憾的事情。我们对市场的预估还是偏保守了,有些决策确定得晚了一点,所以浪费了一些时间。 现在水果电商还没有达那种火拼的程度,大家活得还是蛮滋润的,暂时的市场排名并不一定与最终的市场地位相对应。但在水果市场中排名第一对天天果园团队的信心是很有帮助的,最终成为NO.1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方向。 亿邦动力网:哪些决策确定得有些晚? 天天果园王伟:到底是先做营收好还是先做口碑好?全国市场要不要做?做一家小而美的公司还是全民企业?如果这些问题早确定半年的话,我们与竞争对手的距离会拉得更开。现在我们非常地清晰地知道天天果园未来五年要怎么走,我们七百多个员工步伐也非常一致,未来我们以客户为中心卖好产品,在供应链上下苦功夫,不会做太多摇摆。 亿邦动力网:后来是怎么决策的?比如刚提到的先做营收还是先做口碑,最后你决策的依据和结果是什么? 天天果园王伟:当然是口碑。卖水果不论用到什么科技手段,唯一门槛就是让客户满意。从五年前到现在内心一直是这么做的,只是没有形成战略性的目标。营收这个东西是很好,但是如果口碑很不好的话过段时间就会降下来,为了创营收而把口碑急剧拉下来不值得,我们也为此交过学费。 亿邦动力网:创营收过程中为什么口碑会下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