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丝路经济带的基础支撑

时间:2014-01-21 04:28来源:awice 作者:宏福圣 点击:
丝绸之路横跨亚欧大陆,绵延7000多公里,在2100年的历史长河中,成为东西方之间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的大通道。西安古称长安,正位于古丝绸之路的起点。遥想当年,长安城的商贾士
  丝绸之路横跨亚欧大陆,绵延7000多公里,在2100年的历史长河中,成为东西方之间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的大通道。西安古称长安,正位于古丝绸之路的起点。遥想当年,长安城的商贾士绅品尝着西域的葡萄美酒,欣赏胡姬的歌舞,笑谈着张骞、班超彪炳史册的功勋。是长安造了这条古丝绸之路,还是她成就了长安昔日的辉煌?历史老人给出了答案:丝绸之路与长安命运休戚以共,当长安逐渐衰落时,丝绸之路的驼铃声便被海上丝绸之路的风帆淹没,长安便褪去了往昔的辉煌,正可谓“城市发展、经贸先行,经贸发展、物流先行”。一梦千年,今天西安终于迎来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一千载难逢的复兴机遇。
  向西开放
  西安应作“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心脏
  西安地处中国几何中心位置,是欧亚大陆桥沿线充满生机活力的重要城市,在推进欧亚地区经济合作、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具有独特优势。历史上,长安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策源地,长期发挥着促进东西方贸易合作和文化交流的核心作用。在新的历史背景下,西安再一次被推向了前台。
  2009年,世界金融危机后,国家开始加快实施“向西开放”战略,谋求在亚欧大陆中部建立起一个广泛参与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机制,为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明确新的战略方向。这样既可以改变我国国际贸易过于依赖美日韩及东盟市场的被动局面,同时也能够减少美国打造TPP和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对我国经济发展和战略安全造成的冲击。
  2013年9月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访问时,提出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并将之命名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丝绸之路经济带”除包括中国和中亚五国外,还包括俄罗斯、印度、巴基斯坦、伊朗等国,远景发展成一个人口超过30亿的经济带。该经济带东部出口在中国沿海港口,西部出口可到黑海、甚至是波罗的海的港口。不远的将来,世界上将会出现一个横贯亚欧大陆的经济带,其未来发展前景将改变现有世界经济版图,为营造21世纪新型国际经济秩序提供重要支撑
  可以说,“丝绸之路经济带”伟大战略构想的提出具有划时代的开拓意义,对陕西和西安意味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和历史重任。因为不管从历史的维度还是现实的角度,西安都应该站立潮头,奋起直追,有所作为,紧紧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复兴机遇,成为助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最大贡献者、“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心脏。
  经贸合作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灵魂
  经济带是带状经济区的简称,属于经济地理学的范畴,比如中国长江经济带、美国沿太平洋经济带等。经济带依托一定的交通运输干线,并以其为发展轴,以轴上经济发达的一个和几个大城市作为核心,发挥经济集聚和辐射功能,联结带动周围不同等级规模城市的经济发展,由此形成点状密集、面状辐射、线状延伸的生产、贸易、流通一体化的带状经济区域。
  “丝绸之路经济带”属于跨国经济带,其规模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经济带。“丝绸之路经济带”应该是主要依托横贯亚欧的新亚欧大陆桥,以陆桥沿线东端的天津港、上海港及城市,中东段的西安、乌鲁木齐等城市,中西段的阿拉木图,莫斯科、华沙、柏林等城市,西端鹿特丹港、汉堡港、安特卫普港作为核心,发挥经济集聚和辐射功能,联结带动从太平洋到波罗的海,涵盖东亚、西亚,中东欧、西欧的上千个城市发展的经济贸易走廊。
  可以说,“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提出和发展的核心是为了加快我国与中西亚及欧洲的经贸合作,为我国开辟更宽广的商品市场和能源资源供给地。既然是经济带,那么经贸合作一定是主角,加快经济带上的国际贸易更是首当其冲。
  国际物流大通道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根基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核心是国际经济贸易合作,而基础和前提则是通畅的国际物流大通道,正如2013年9月26日娄勤俭省长在2013欧亚经济论坛上演讲时指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关键在路”。新欧亚大陆桥就如同“丝绸之路经济带”脊梁和大动脉,而西安就处于这脊梁和大动脉的核心位置。西安应该在新欧亚大陆桥和国际物流通道上做点文章,UPS,干点实事,想办法全力打通西安向西的物流大通道,搭建强有力的经贸合作“生命线”。
  2011年,重庆开行“渝新欧”国际班列,目前已实现每周两班稳定运行,重庆发往欧洲的货物仅需13天到达,比海运快20多天,综合物流成本却与海运相当。同样与我们毗邻的郑州也于今年7月开通了“郑欧”国际班列。
  要让“丝绸之路经济带”落地,要发挥西安的作用,没有很好的物流解决方案就难以实现,西安就难以扛起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排头兵的大旗。西安明确认识到这一点并已行动起来,2013年9月26日,西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韩松在2013欧亚大陆桥物流合作分论坛上提出“城市繁荣,商贸引领;经济合作,物流先行”,指出随着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步伐的加快,经济外向度不断提高,对于“贸易畅通、道路联通”的需求也日益迫切,因此今年年底,计划开通从西安国际港务区出发的“新丝路”国际班列。目前,该项工作已进入紧张的倒计时阶段。韩松表示,西安国际港务区将担当起中国与中亚各国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引擎,在这台引擎的带动下,陕西、西安的经济增长模式、产业布局模式、要素集聚模式都将变化和提升,新欧亚大陆桥的物流合作也必将更加密切,沿桥国家和地区人民重塑丝绸之路辉煌盛世的梦想一定会早日实现。
  中国内陆港
  “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璀璨明珠
  9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2013欧亚经济论坛开幕式上发表的《传承丝路精神促进共同繁荣》的主旨演讲中提到“陕西拥有中国最大的陆地港口和两个功能齐全的综合保税区。”汪洋副总理提到的“中国最大的陆地港口和两个功能齐全的综合保税区”分别指的是西安国际内陆港、西安综合保税区和西安高新综合保税区,而西安国际内陆港、西安综合保税区全部位于西安国际港务区内。可以预见,西安国际港务区将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
  西安国际港务区是陕西省委、省政府,西安市委、市政府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打造内陆地区开发开放战略高地的创新举措,是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所重点支持发展的生产性服务业示范园区,是西安市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所重点打造的开放型经济基础平台和现代服务业核心功能区。成立5年来,西安国际港务区按照“港区城”的发展战略,首先建成了中国最大的国际内陆港,通过公路、铁路、海运、航空等运输方式形成的多式联运体系,贯通西三角及西部沿边口岸,链接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凭借海关大通关政策优势与沿海、沿江、沿边口岸形成紧密合作机制,前所未有的将内陆城市转化为具有港口服务功能的城市,为企业降低物流运营成本提供了解决方案,实现了内陆企业“港口内移、就地办单、海铁联运、无缝对接”的宏伟梦想。
  经过五年的不懈努力,西安国际港务区通过加强与沿海港口的合作,实现了“区港联动”。西安国际港务区已经向东与天津港、青岛港、连云港港,向西与霍尔果斯、阿拉山口口岸的紧密合作,构筑了辐射西部、联通全国、沟通世界的大物流格局,中国内陆港已经基本成型并初步发挥作用。截至今年9月,中国内陆港吞吐量已突破17万标准箱,进出口货物突破9亿美元,为西安、陕西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提供了强劲动力,业务辐射陕西全境以及甘肃、宁夏、河南、内蒙古、山西等周边省份,成为解决区域经济外向度低的提升器、提升区域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助推器、区域国际贸易跨越式发展的倍增器。
  目前,塔塔特钢、日通国际等世界500强企业已入驻园区,东盟国民国际产业园、台湾MIT科学园、日本产业园等重大项目落户西安综合保税区。深圳华南城、新加坡迅通集团中国移动等一批在国际国内有影响力、有产业带动作用的企业已经陆续开工建设,部分项目已投入运营。同时,通过五年的辛勤耕耘,园区形象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完善的港口功能、良好的园区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为吸引投资、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提供了良好的“硬”环境和“软”环境。
  今年9月17日,西安综合保税区顺利通过了国务院联合验收组的正式验收,这标志着陕西、西安建设“中国最大的国际型内陆港”的奋斗目标已全面完成,让中国内陆港和西安的外向型经济站在了又一个崭新的起点上。当前恰逢习近平主席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伟大战略构想,可以说,西安国际港务区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完全有条件乘势而上,中国国际内陆港的辐射带动效正几何式的显现,发展基础日趋坚实,在陕西省、西安市倾心打造下,将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最耀眼的璀璨明珠。 记者 王荣忠
  作者:王荣忠 本文来源:西安晚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