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P2P)行业正迎来更多资本参与。 如果将P2P行业分成三个梯队,位列第一梯队的必然是行业翘楚,也只有第一梯队才能真正得到资本的青睐,能拿到大笔钱慢慢烧,比如人人贷就一举拿下1.3亿美元A轮融资。这显然令正在死掉的最底层梯队和努力向高层靠近的第二梯队艳羡不已。 只有第一梯队才可以拿到钱,这个问题本身就蕴含了一个逻辑——要成为第一梯队中的P2P。 去年一年,有74家P2P被洗掉。它们涉及的问题多包括坏账率居高不下、灰色操作、非法挪用资金池资金、携款跑路等。而被洗掉的74家在业务范围与商业模式上与存活下来的P2P并无本质区别:都是利用互联网工具搭建平台吸引出资方和借资方;都是以低注册资本甚至零注册资本来无限倍放大杠杆,例如去年成交额近77.5亿元的温州贷注册资本仅500万元;风控系统均处于借鉴银行与利用自身有限的征信数据的探索阶段。 也就是说,要想在这样一场同质化的贴身肉搏中存活下来,就必须在技术层面上建立更有效的风控,DHL,在道德层面上更加敬畏法律。 劣质P2P被驱逐后,活下来的P2P要做的事情很多:美化企业形象、完善产品线、加强风控、培养受众习惯、抢占用户....。.如此角逐下来,市场占有率高的P2P慢慢浮出,成为了第一梯队。 人人贷目前累计贷款成交量突破20亿元,月成交量达到2.5亿元左右。另一家获得风投垂青的爱投资,才成立一年就已累计成交5亿元。显然,规模成了第一梯队必要的资质。 但光有规模不够。资本要求在不触及监管红线的安全地带逐利,这就引出了第二个逻辑——政策终于正名。 以往很多投资界人士对P2P有兴趣,但不了解监管红线,所以只能持观望态度。这样的模糊认知在持续多年后终于被国务院一纸公文厘清,107号文将包括P2P在内的互联网金融归口至央行的管理范畴。对于P2P行业来说,“受监管”看起来是对行业的约束,实质上是以监管之意为行业正名,打消资本的疑虑。这对在红线内的企业,是大大的利好。 更有激进论调认为,将P2P归口至央行管理,无疑是从监管层面论证互联网金融崛起的不可逆性;在政策出台之初做大某家P2P,就是在监管套利期为后来者树起壁垒。 最后一个逻辑,也是最现实的一个,其他几大互联网金融分支,风投没有什么好投的了。 第三方支付?去年7月央行已经发完第七批第三方支付牌照,粗略统计目前获得支付牌照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已经突破260家。而在这一同质化竞争且被银联裹挟的领域,占领市场份额较多的巨头如支付宝、财付通、拉卡拉、快钱等,皆是背靠财力雄厚的母公司。 垂直金融搜索?这一领域较P2P而言还很新,主要的几大玩家融360、91金融超市、好贷网等皆是2012年以后才正式上线,但因商业模式更安全,也即其实质偏向于金融的互联网化,一上线就都得到创投的注资。 众筹网?国内众筹网站主要走两个路径:股权回报式和产品预售式。前者涉及股权、债券、分红、利息等财务回报,有触及监管红线风险;而后者因为只能实现产品回馈,更像是一个公益广告平台,显得小打小闹,资本显然不会太有兴趣。 选择来选择去,想将钱投在贴着“互联网金融”标签模式上的资本,恍然发现P2P已经进行深刻自审了,监管层也将红线划出来了,那么,手上的钱自然可以投过去了。 这三点正是P2P行业第一梯队傍上资本的三个逻辑。 分享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