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音乐应用难破盈利困局 进入“拼爹”模式

时间:2013-09-11 04:48来源:宏福圣 作者:宏福圣 点击:
拿了1000万美元的资金想要创业,是做电商应用,还是做社交应用,还是做图片分享应用?如果你是因为看中音乐是移动互联网用户的刚性需求,从而选择手机音乐应用创业这条路,需要

拿了1000万美元的资金想要创业,是做电商应用,还是做社交应用,还是做图片分享应用?如果你是因为看中音乐是移动互联网用户的刚性需求,从而选择手机音乐应用创业这条路,需要先提醒你,这是一条“通向奴役之路。”

如果做社交应用,成本就来自于人力和基本的硬件采购,剩下的钱可以用来推广。但是对于音乐或者内容公司,首先要拿出近半费用支付版权, ,其次还不得不拿出10%-20%的钱支付庞大的音乐内容流量费用。存储问题也不能忽略,这需要再采购相当于同类型创业4-5倍以上数量的服务器。

也就是说,当创业者用同样资金创业时,七成资金可能在启动时已被消耗掉了。

接下来,在买版权—收广告费—再买版权的往复循环中,手机音乐创业公司随之进入戴着镣铐跳舞的挣扎期。

对手机音乐应用而言,这种情形在过去几年早有,只是今年的情势加剧了其的生存困境。音乐版权乱象仍在,丝毫未有朝规范方向发展的迹象;在移动互联网应用人人拼爹的时代,互联网巨头几乎把持了所有的入口,有效免费推广所剩无几。

“今年音乐版权费上涨了好几倍,都是前阶段说音乐下载收费这件事闹的。”一位手机音乐应用的负责人对腾讯科技抱怨,“音乐收费这事还没成,但版权方已经涨价了。”

“大家现金流比较紧张,尤其是只有客户端没有PC端的手机音乐应用公司,很多都在寻求融资或者谋求收购。”这位人士说。

手机音乐应用大体分为几类:一类是腾讯、百度和网易互联网公司的音乐应用向手机端延伸;二是酷我、酷狗等进入音乐产业较早的公司所做的手机音乐应用;三是虾米、多米、天天动听等纯手机音乐应用;四是豆瓣FM、Jing、多听等电台类应用。

众多手机音乐应用从今年开始进入并购洗牌期。今年年初,虾米音乐已经被阿里巴巴收购。最近传出A8音乐被360收购,但该消息随即被A8官方否认。A8旗下的多米音乐的工作人员也否认了被收购的消息。“A8和360的消息也可能是通过360抬抬价,但目前并不确定。”知情人士透露。

“手机音乐应用没有太大的活路,最后只能剩下几家,其他可能会死掉。这几家靠的用户规模足够大,广告收入足够好,一边赚广告费,一边花巨资买版权,赚点差价。”唱吧CEO陈华(微博) 说。

被互联网巨头收购几乎是唯一出路。未来,终极状态是手机音乐应用成为巨头的标配产品,这不免让人悲伤。“指望着这些大公司在音乐上做颠覆性的创新是不可能的。以后没有新的独立创业公司想进入到这个行业来。”JingFM创始人施凯文这样说。

版权乱象

在避风港原则(著作权发现侵权-通知-删除)在音乐领域逐渐失效后,通过用户上传或搜索链接来完善曲库的方式无法解决音乐曲库更新的问题,音乐正版化已是题中之义。但这不意味着有钱买就可以解决版权所有问题。

有人这样形容,如果一个此前没有涉足过版权类的创业者初次创业杀到视频或者是音乐无异于自杀。

在版权问题上,相较于音乐版权,几年前相互流血倾轧的视频网站甚至可以称得上是幸福的。从2009年开始,在多次挥戈相向之后,视频网站达成各种形式的版权联盟,一致对外以抑制版权价格的天价增长。

音乐版权尚未走到这一步,版权公司一直处于上风。但不同类型的公司的话语权不同。

来自国际公司华纳、索尼等把持了70%以上的音乐版权,接近垄断,并不愁卖,常常漫天要价,“想给你就给你,不给你也没办法”。

国内有一些大公司比如恒大音乐、美妙音乐等,通常签了大牌独家艺人,要价也不一样,“有一些给你有一些不给你。”

更小的国内公司,签约歌手参差不齐,收费标准不一。“不去找他要音乐版权就告你。”

如此以来,无论是音乐应用之间的竞争,还是政策方面的问题,音乐版权一直朝正版化的方向走,但一直很乱,导致音乐创业公司的大量时间都耗在买版权上。“比如我有2000万可以买版权,不是有钱就能买到,一年要跑上百家版权公司一家一家去谈,耗费很多的时间成本、经济成本,未必能谈下来。”一位手机音乐创业者这样说。

“有钱要花时间去搞,你没钱不买版权也不行,他们会来找麻烦,让音乐公司付钱或者是赔钱,甚至会打官司。”

分享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