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亚马逊的新零售“野心”(2)

时间:2018-02-07 23:05来源:宏福圣速递 作者:宏福圣速递 点击:
如果把餐饮看成是纯粹的线下生意,消费者对需求满足的时间敏感度最高,那么生鲜则是介于餐饮和其他品类之间,对时间敏感度次之的业态。O2O的模式先

如果把餐饮看成是纯粹的线下生意,消费者对需求满足的时间敏感度最高,那么生鲜则是介于餐饮和其他品类之间,对时间敏感度次之的业态。O2O的模式先是发生在餐饮,之后向生鲜类和其他零售品类蔓延。

此外还有一些因素,例如生鲜商品常常需要冷链物流,线上运营物流成本更高;传统生鲜商品的标准化程度更低,消费者习惯于当面挑选。

从O2O的Amazon Fresh,到仓库门店Pickup,再到收购Whole Foods这样真正的零售门店,亚马逊是在攻克生鲜品类零售效率难题的过程中逐渐走到了线下。

在生鲜商品之后,亚马逊还在布局线下的日常必需品。尽管用户对这类商品的即时需求不高,但会高频购买,SKU相对集中。对运营商来说,这些商品的需求量稳定,线上的长尾效应弱,也是适合提前到达仓库或者门店的商品品类。

对于这一品类,亚马逊也有一项独立的服务Prime Pantry,提供非生鲜类食品和生活日用品的按周递送。

未来,亚马逊计划将更多商品带入线下。

根据纽约时报的报道,亚马逊目前在探索落地实体店销售家具、家用电器,以及电子产品,药店也在计划中。

在Amazon Fresh Pickup之后,亚马逊又推出了Instant Pickup,即将Pickup门店的销售品类扩大,用户可在线下单,到Pickup的门店提货。不过目前Instant Pickup只开在客流密集的高校。

亚马逊的新零售“野心”

Instant Pickup

亚马逊的种种变化也可以在中国找到相似的案例,而且还有一个极其贴切的概念——新零售。作为国内新零售的样板,盒马鲜生也是从生鲜品类入手,并采用店仓一体化的模式。阿里在大肆收购实体零售门店,京东、腾讯同样也在做。

纽约时报也曾报道,亚马逊正在探索一种新的商店模式,其可以一边承接过路客流,一边作为物流交付的仓库枢纽。

即亚马逊可能将门店与其Prime Now或Amazon Fresh的O2O业务与其整合。“亚马逊买下的不只是Whole Foods的门店,而是431个优质分销点。”华尔街日报金融编辑Dennis K.Bermanb在亚马逊收购Whole Foods后在Twitter上说。

这与国内新零售玩家已经在实践的“店仓一体”如出一辙。在这方面,中国显然动作更快,盒马鲜生早在2016年便开出了第一家店。

亚马逊的新零售“野心”

Amazon Go

值得关注的一点是,无论是亚马逊还是国内的新零售玩家,都在探索无人零售门店。

亚马逊早在2016年底即提出了Amazon Go的模型,一年多之后终于正式开业。这是一个没有收银台的食品超市,亚马逊称之为“Just Walk Out Shopping”(拿了即走),原理在于应用了图像识别技术。

不过Amazon Go并不强调无人,而是看重提高用户的购物体验,以及自主化收银系统带来的结算环节人工成本的减少。

除此之外,亚马逊正在规划的商店模型可能还会增加机器人和探索无人机送货。该模型欲寻求的营业利润率达20%以上,而目前传统食品零售领域这一数字为1.7%。

如果可以达到体验和成本的平衡,亚马逊可能会开出更多Amazon Go,并将这套系统应用于收购的Whole Foods门店和其他合作零售商,就像它售卖自己的AWS和Alexa一样。

而在未来,亚马逊的一系列线下模式试验不排除都会整合在一起。目前Amazon Fresh的页面上设立了Whole Foods区域,Whole Foods的生鲜供应链已经整合进亚马逊系统。

未来亚马逊的商店很可能是这样的:可提供Whole Foods所具备的商品品类,甚至更多;像Amazon Go一样没有收银台,很少的店员;顾客可以选择在线下单,开车去提货,即Pickup的模式。以及,商店同时拥有大面积的仓库区,从而迅速完成送货上门的订单配送。注:文/华凤仪,公众号:界面(ID:wowjiemian),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宏福圣网立场。

亚马逊的新零售“野心”

电商资讯第一入口

亿邦年度新闻榜单,等你来揭秘!

亚马逊的新零售“野心”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