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水三千,一瓢足矣。 今年41岁的张磊在耶鲁大学可谓家喻户晓。2010年,他宣布向耶鲁管理学院(Yale School ofManagement)捐赠寓意吉利的888.8888万美元,这是该商学院有史以来收到的最大一笔校友捐赠款项。但出了耶鲁大学,由于恪守低调的处事风格,张磊对于大众还是一个较为陌生的名字。然而他却在中国掌管一家资产达130亿美元(约800亿人民币)的基金——高瓴资本(HillhouseCapital),主要投资中国的互联网创业者与初创公司。高瓴资本所投资的项目包括大家耳熟能详的腾讯,京东,去哪儿,蓝月亮,四环医药等。 高瓴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磊 高瓴资本的名字就来自纽黑文的一条大街,它距离耶鲁投资基金办公室原先所在地只有一街之隔。该办公室掌管着耶鲁大学总额达200亿美元的基金,正是在此实习时,张磊开启了自己的金融生涯。从2005年创办时用耶鲁大学投资基金办公室(YaleEndowment)提供的3000万美元,到目前的130亿美元资产管理规模,张磊带领高瓴资本(Hillhouse CapitalManagement)成为亚洲地区植根于中国而着眼于全球的资产管理规模最大、业绩最优秀的基金之一,他本人也成为华人在全球投资界成功的代表。可在张磊看来,这些只是结果,他更看重的是做事情的理念和方式。“我要做企业的超长期合伙人,这是我的信念和信仰。”因此,他一直在“寻找具有伟大格局观的坚定实践者”。 刘强东背后的超长期投资者 对价值观的坚持,让张磊选择将高瓴资本打造成亚洲独有的“长青基金”(EvergreenFund)模式,是他能够说服包括耶鲁大学捐赠基金等在内的超长期LP信任他的关键,而业绩数字和投资名单上如腾讯、京东商城、大润发、蓝月亮、去哪儿等知名公司,只是坚持所获的些许回报。 2010年,据说刘强东当时的融资需求只有7500万美元,但是张磊告诉刘强东:"这个生意要不让我投3亿美元,要不我一分钱都不投,因为这个生意本身就是需要烧钱的生意,不烧足够的钱在物流和供应链系统上是看不出来核心竞争力的"。这是当时国内的早期互联网企业的投资中单笔投资量最大的案子之一,高瓴也一度被人取笑"钱多人傻"。但张磊很清楚什么样的商业模式是最适合京东的,因为京东在他眼中恰似当年的亚马逊,而贝索斯的遗憾正是亚马逊成立时美国已经有了UPS这类的物流巨头,因此他丧失了做供应链整合的机会;而在中国,京东不存在这样的对手,因此面临更好的历史机遇。这恐怕就是为什么高瓴愿意出资帮助京东自建物流平台。时至今日,回头去看,高瓴的这轮大手笔投资确实使京东在极短时间内迅速确立了在B2C电子商务领域不可撼动的领先优势,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威慑了新的资本投向该领域的竞争公司,强化了京东的绝对领袖地位。现在这笔投资已经价值超过40亿美元。 据悉高瓴入资后的第二周张磊就带着刘强东去了美国。刘强东在沃尔玛总部待了四五天,全面了解沃尔玛的物流网络和仓储系统,并很快在京东展开了供应链再造和物流渠道优化。张磊还安排京东的管理层与高瓴投资的另一家优秀的线下零售企业大润发的高管团队进行全天的经营管理跨界经验交流,帮助京东团队学习线下零售的管理知识。在运营上,高瓴也帮助京东引进不少富有经验的互联网运营和营销等方面的高级管理人才。而后期引入的部分投资人据悉也有高瓴在其中发挥作用。正如张磊在一次座谈中提到的,高瓴非常关注"邻居风险",希望给京东后期引进的投资人也能像高瓴一样,没有短期退出压力,能真正放眼未来,支持公司的长远发展。而最近一次高瓴的增值服务,恐怕应该算是两个月前推动腾讯入股京东。 用张磊的话说,高瓴每天在做的事儿就是琢磨如何才能帮助投资的公司将它的护城河挖得深一点,再深一点。由于高瓴是常青式的基金模式,可以提供最长线的资本,因此完全有能力支持一个公司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的战略发展。这与很多投资基金到了某一时间点有退出的压力或要求公司下一季度就要盈利有很大的不同。譬如高瓴在投资蓝月亮后,就建议其投入巨资教育消费者改变洗衣方式,结果把本来盈利的公司变成亏损企业,但时间一长,效果十分明显,FEDEX,三年后蓝月亮华丽转身成为中国洗衣液的行业老大。这样一种合作关系与其说是投资者与被投资企业关系,不如说是长期创业伙伴关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