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枫认为,目前移动支付服务会出现包括三条平等的电子化建设线路,包括商业银行的NFC支付业务;以电商平台、社交平台、行业供应链信用支付平台为依托的线上手机移动支付业务;通信运营商自身或与银联合作的NFC支付业务。 尽管李晓枫强调,从央行的角度来看不同线路“一视同仁”,但他又表示,移动支付应以商业银行、通信运营商、中国银联的NFC移动支付电子化路线为主导,第三方支付机构、地方性区域性移动支付电子化线路为补充。 “在网络金融信用评估、线上双边市场、信用支付等诸多建设内容方面,NFC生态圈落后于第三方支付机构,可能发生快鱼吃慢鱼的现象。”他说。 作为“快鱼”的第三方支付仅仅被视作补充,上述第三方支付人士认为,央行还是为了保证商业银行在支付领域的地位。 “NFC支付相当于银行‘空中发卡’,将银行账户里的资金转入手机,手机就像一个‘零钱包’。而远程支付会吸引用户将资金转入第三方支付的账户,形成虚拟账户体系,这并不是监管层乐于见到的。”他解释,对于监管层来说,虚假账户可能意味着监管漏洞;但对于第三方支付来说,建立账户体系才能增强用户黏性,有更多的业务空间。 但张萌认为,并不能简单地对NFC支付与远程支付进行比较,TNT,因为这两种方式适应不同的应用环境及需求。 对于这两种方式的发展空间。贺新初认为,NFC业务将在未来3-4年突破3亿规模。但上述第三方支付人士却表示,目前NFC支付也只是在韩国和日本比较流行,在欧美国家同样不是主流的移动支付方式。 “现在仍然在跑马圈地,培养消费者移动支付消费文化习惯的阶段。是否会是一场赢者通吃的赛跑,鹿死谁手有待观察。”李晓枫说。 李晓枫同时透露,央行将建立移动支付技术检测认证体系,要求提出商业银行移动支付、移动金融相关任务时间表。 分享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