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繁的信息泄露让消费者“赤身裸体”地出现在陌生人面前,有关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的问题被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虽然法律法规严格要求,但用户个人信息被泄露并未得到有效遏制。 快递信息泄露缘何屡禁不止 圆通泄露面单信息只是揭开了这条灰色产业链的冰山一角。在业内人士看来,贩卖快递面单信息普遍存在,之所以屡禁不止,根源在于不菲的利润和无尽的需求。 在北京商报记者调查的售卖快递单号的网站中,有的当日单号0.8元/单、有的根据快递面单的时效和种类不同,收益不尽相同,3个月之前为0.3元/单、3个月内为0.5元/单。与之相比,快递代收货款面单的价格达到最低1元。 反观快递企业的主业配送,由于深陷价格战,快递员、加盟商通过“正行”快递业务获利有限。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快递员、加盟商能从同城、省内件获利在0.5-1元,跨省则在2-3元不等。成为一名“号贩子”则让这些快递从业者从快件上获得的收益瞬间翻倍,“一边是披风带雨,一边是点几下鼠标,你会选哪个”? 除此之外,淘宝卖家作为单号的最大需求群体,为了刷钻、为了爆款、为了摊薄成本,不少卖家投身其中,有售卖快递单号网站显示,目前90%的淘宝卖家都在刷单。而淘宝卖家的庞大数量也成为快递单号的来源之一。 有淘宝卖家吐槽称,很多卖家每天都在努力想办法提高自己的搜索排名,怎么优化标题,其实那些都不重要,还不如人家刷单刷得疯狂,在线交易量上去了、级别上去了,还怕没排名吗?这个就是淘宝卖家的悲哀。淘宝刷单为什么这么疯狂,还不是这排名闹的,有钱的刷大单,没钱的只能刷小单。 快递物流网首席顾问徐勇指出,打击寄递服务信息泄露还应注意违法犯罪源头的管控,特别是网络渠道、电商平台,除了邮政法外,针对寄递服务信息犯罪在立法方面还要进一步覆盖到其他法律法规,例如对电商平台自身监督不力的处罚。徐勇认为,目前相关经济处罚太轻,法律震慑力不足。“我建议行业协会可牵头建立寄递行业诚信体制,通过‘污点’制度加大对违法人员的严惩力度。” 有业内人士则指出,作为卖家方面规则的制定者,淘宝网、腾讯拍拍等是否也应拿出相应解决办法,尽量减少刷单所带来的影响,套用一句最近比较流行的话:“没有消费,就没有杀戮。” 促消费急盼安全购物环境 10月关于个人信息安全的话题似乎有点多,快递、民航、酒店“多点开花”。 本月上旬,一家名为“查开房”的网站被查封,疑似某酒店会员信息数据库信息外泄。在这家网站上,通过输入姓名或者身份证号,就可以获得其他个人信息。据业内人士介绍,“查开房”所使用的数据库,里面涉及大约2000万个会员信息,并已被多次下载,目前仍未找到泄露源头。 时隔不久,民航局投诉管理部门以及多家航空公司证实,近期有许多乘客反映,收到“航班取消”虚假短信。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如果乘客按照短信所表明的方式进行改签,那么改签费就落入了他人的口袋;如果选择退票,乘客就会错过这班正常飞行的航班。对此,多家航空公司表示,并非公司故意泄露,但目前无法确认泄露源。公司只能提醒乘客注意,若收到类似信息,应直接跟公司官方客服确认。 有消费者表示,目前国家促消费政策频繁出台,但是对于消费者而言更需要一个安全放心的购物环境,“现在好像只要留下个人信息就面临被泄露的风险,何谈安全”? 新消法个人信息须严格保密 在急盼安全购物环境的大背景下,加强对此类行为的打击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成为了普遍的呼声。 刑法修正案第七条已经明确规定:“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将本单位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虽然法律有严格要求,但此类个人信息泄露愈演愈烈,除利益驱动外,与这方面的违法犯罪查处难度大不无关系。业内人士指出,违法者通过网络实施犯罪,采用虚拟身份从事非法信息交易,个人信息以电子存储为载体,海量数据可以在短时间内销毁,一旦外界风声紧,信息平台瞬间消失,给有关部门的调查造成极大困难。此类犯罪涉及地域大、涉案人员多、涉及范围广,牵一发而动全身,“俗话说法不责众,仅快递单号贩卖一事,参与其中的人员可能就多达上万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