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E邮柜的盈利问题,e邮站项目办公室运行总监沈军考虑并与陈建国等探讨多次。最容易联想的就是将柜体作为广告载体,以此获得广告盈利。虽然E邮柜并没有采取此操作模式,但沈军坦言,一些民营智能邮柜已经选择了这一方式,并将载体扩大至智能邮柜上的LED屏、LCD屏,甚至对发给用户的短信进行广告信息后置。 “这种广告方式是把双刃剑,E邮柜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柜子,它联系的是快递公司、社区物业、用户以及杭州邮政公司四方,我们必须充分考虑各个主体对广告本身的态度与情绪。”沈军说。 但在E邮柜的用途开发上,沈军倒是有不少想法的,它不仅能解决快递的最后1公里,洗衣、生鲜等的最后1公里也都能解决。就拿洗衣来说,用户可以在网上选择上门洗衣,随后将脏衣服放在E邮柜里,待洗衣店将衣服洗净后,再放回E邮柜。“这很好地保护了用户的隐私,确保其信息安全。”沈军说,这一操作方式目前已在部分社区运行。 但这能否改变E邮柜入不敷出的状态?沈军坦言,“暂时改变不了”。 在E邮柜用途的探索上,陈建国和沈军均持谨慎态度,“毕竟涉及到民生,又是杭州市十大为民办实事项目,怎可不谨慎?” 当然,他们也在随时关注其他民营智能邮柜在盈利上的探索,“一些民营智能邮柜已经开始采取收费,但一些用户却不认可了,他们也将费用转嫁到快递公司身上,快递公司当然也有异议。” 看来,这快递的最后1公里是解决了,然而解决这些问题的主体们,将如何长远持续发展,还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难题。 背景 智能邮柜的发展速度惊人,它解决了快递最后1公里难题,更精确地说,是最后100米难题。 目前在杭州市场上,除了E邮柜,还有不少民营公司介入,包括京东、三泰电子、杭州弗里德科技、杭州快柜科技等,而丰巢在此时此刻出现,等于在这一盘混战中,又多了一位强大的竞争对手。 远观这些从业者的身份,电商企业、金融电子企业、软件通讯企业、快递企业、物流地产企业……谁会打赢这场仗?未来他们会不会联手?这一切需要交给时间下定论。 但可以确定的是,当下这样的竞争,对推动整个行业进步是有价值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