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更好地服务民生方面,高宏峰也认为快递行业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比如,去年我们通过铁路开通了快递专列,解决了快件运输的问题,但装卸和信息对接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在装卸上,快递行业和铁路行业也缺乏合作,比如快递专列要求货物提前几小时就要送到,而快递业很难做到。同时,专列的快件装卸速度偏慢,且货场只能装卸无法分拣货物,所有的货物只能拉出货场后再进行二次分拣。更重要的是快递企业与铁路还没有客观信息对接,影响了快递专列作用的发挥。这些问题要靠快递与铁路深化合作来解决。 另外,几乎所有快递企业都面临着“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有的快递公司尝试在每个小区设立专属的收发室,但这样做的难度可想而知。高宏峰表示,虽然企业之间因存在竞争而一时难以实现信息共享,但还是应建立第三方公共服务平台来整合信息,提高服务效率,这里就包括已经在一些地区使用的快递柜。快递柜就像一个信箱,无论是哪家的快递,都可以往这个柜子里放。等到快件入柜,快递公司可以给客户发一个密码,方便其取货。这样的柜子由第三方来做,快递公司要与之分享信息。 向西、向下、向外: 风口上的中国快递业需“内外求索” 快递所通之处,经济发展也必将上台阶。如同李克强所说:“快递业搞活了,新的市场也就激活了。”站在风口之上,中国快递业还应如何搞活? 在高宏峰看来,中国快递业发展要在夯实现有发展基础的前提下向西、向下、向外。 第一件事是实现向西、向下。而今,越来越多的快递公司愿意将触角伸到西部和广大农村去。事实证明,这种快递网络的覆盖,其作用是双向的:一方面可以更多地服务电子商务,将农村消费潜力挖掘出来;另一方面,通过快递下乡,推动农村物流经济发展,最终实现农村城市打成一片。 在高宏峰看来,快递在促进农村物流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中扮演了高效纽带的作用,“过去总说,老乡买东西难,卖东西也难。现在不一样了,已发现了很多积极的变化。我们看到许多案例,通过互联网快递购物和销售农产品的老乡越来越多。比如上海的快递公司往新疆运的是城市的商品。回程拉来了很多紧俏的新疆特产”。 当然,也有人会问:连金融机构都苦于成本,放弃在偏远山区或人口稀疏地区铺设网络,是什么动力让快递业将触角伸到了基层?对此高宏峰表示,如果每开一条线都要算小账,那么的确有一些线路是不赚钱的,无法经营。“在西北地区设点,显然没有在北上广地区设点利润丰厚。但快递业的成长是靠市场需求推动的,中国快递业之所以能取得爆发式发展,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它有一个越来越大、越来越密的快递物流网络。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必须要以庞大的物流网络来支撑,来实现盈利,健康发展。”高宏峰这样表示。 第二件事是实现向外。“‘一带一路’是个大概念,涉及众多国家,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最重要的是互联互通,不只是交通基础设施要通,物流也要通,快递业也要加快‘走出去’的步伐。”高宏峰这样表示。 那么,中国快递业具备“走出去”的优势吗? “和跨国公司相比,国内快递公司‘走出去’的优势目前并不明显,比如美国联邦快递有几百架飞机,我们要达到这一水平还需要相当长的过程。但目前我们要看到,‘走出去’是快递业发展的必然。我国跨境电商增速非常快,这是我国快递业走向国际化的一个很好契机。快递企业要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及早谋划,从长计议,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力争在短的时间里,赶超国际领先的快递企业。”高宏峰自信表示。 高宏峰同时认为,中国快递业“走出去”会面临人生地不熟的问题,竞争条件也不算好,但市场还是要闯,学习和合作都是关键词。“我有一次去法兰克福,看到一些刀具店为中国客人提供买够金额包邮的业务,当场就打包发回国内,不用客人拎着上飞机。经过询问,得知这是DHL(德国敦豪航空货运公司)的业务,同时我们也听说,很多国内快递公司也开始布置类似的业务。” 当然,无论是“走出去”还是接受国外同行的“走进来”,市场竞争本身都是残酷的。高宏峰表示,中国快递业“走出去”当然要靠自己的能力,但我们也希望国家给予政策方面的各项支持,为快递企业争取到“走出去”的良好政策环境和待遇。中国快递业协会将积极帮助行业反映诉求,为企业争取更多权益。 (责任编辑:admin) |